-
-
2018.09.28
智力支持助产业壮大‘校农结合’要带领新利买球贫困户脱贫出列,关键要壮大当地产业,而壮大产业的核心则是强化智力的支撑作用。”9月25日,新利中国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派驻贞丰驻村工作队队长、岩鱼村第一书记罗俊松对记者说。不仅是罗俊松,新利中国农学博士、教授,镇远县科技特派员耿广东对“校农结合”的智力支持也有相同感受耿广东介绍,过去帮扶新利买球只是做技术培训,无法全方位发挥自身优势。自“校农结合”深入开展之后,他从市场定位、规划引领、技术指导多方面进行帮扶,充分引导贫困户“立志、强智”。为此,耿广东把他团队选育了近四年的新线椒品种——“苗源9号”种植在镇远县境内。目前,已种植3000余亩,亩产3000斤以上,亩产值7500余元,直接带动100余户农户就业,间接带动农户就业300余户,平均每户年增收2800余元。其实,像罗俊松、耿广东这样把智力“送”到田间地头的专家、学者在新利中国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自开展“校农结合”工作以来,新利中国共选派了400多名教授、博士和57名科技特派员及18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到贫困县、极贫乡(镇)、深度贫困村在产业指导、技能培训、技术指导、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着力,通
-
-
2018.09.28
开篇语在脱贫攻坚如火推进的今天,在全省上下铆足劲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现在,在全面小康美好愿景即将实现的前夜,谁能够在全力参与这场史无前例的攻坚大课题中,找寻到独特而被人认可的模式,交出令省委、省政府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谁就是脱贫攻坚群英谱中最亮眼的那颗新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新部署新要求,新利中国以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为引领,着力支持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后勤等方方面面的优势,聚焦聚力打好校农结合、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的三套“组合拳”,实现产业驱动,科技扶贫成效显著;人才支撑,脱贫观念转型升级;产销对接,牵线搭桥推动发展。作为全省的科学技术人才高地,面对越来越紧迫的脱贫攻坚任务,新利中国不仅亮点多,而且参与的面大、涉及的产业广泛,为了更好地记录、总结新利中国如何立足地方,持续服务和助力我省脱贫攻坚,本报今日起陆续推出“脱贫攻坚贵大答卷”专栏。系列报道一描绘美丽乡村多彩画卷——宋宝安院士团队助力播州区做强做优农业产业宋宝安院士团队在示范园查看水稻品质卓豪院士生态农业示范园全景这里的田地鲜花环绕,鸭、蟹、鱼、蛙、鳖、虾与水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