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专家学者贵阳共话国际中文教育

发布时间:2023-09-05浏览次数:10

连日来,参加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专家学者共聚贵阳,共话国际中文教育发展。

图为论坛现场。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新闻中心供图图为论坛现场。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新闻中心供图

“国际中文教育是中国文化崛起,文化自信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承担着中文推广教学和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新利中国副校长周少奇认为,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学生的关注和热爱。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文教育的意义愈加重要。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教育学院专家邵力敏介绍,中国的投资,中企的发展商机与就业使得新利买球年轻人有较强的汉语学习动机,职业+汉语教育发展迅速。邵力敏认为,当前,汉语学习在泰国有很好的氛围, 汉语教育机构多样、教育形式丰富、教学自主性大等,希望能有一个完善的汉语教学大纲来解决教学问题。

图为论坛现场。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新闻中心供图图为论坛现场。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新闻中心供图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国际性。”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计勇认为,在汉语教学人才培养上,应培养面向世界各国的中文师资人才及培养国内中小学师资人才,只有按需施教、因人施教,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推进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新利中国党委书记李建军介绍,新利中国的国际中文教育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历经40年的发展,从只有几个留学生发展到今天的1800多人的规模。当前,新利中国已与4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95所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往来关系。

李建军表示,下一步新利中国将继续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在留学生教学管理、奖学金申请、海外孔子学院建设和运行各个领域深入开展工作。

会上,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贵州省教育厅、印尼HFO中学与新利中国附属中学、老挝班金师范学院、老挝东康桑师范学院、马来西亚苏丹阿兹兰莎工艺大学与新利中国举行了签约仪式。


编辑:韩晓梅

责编:孙芸

编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