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讲述“诚以养德信以铸人”的故事,将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诚信故事,通过舞台剧的形式流畅生动的展现出来……
这是一场触及心灵感知诚信的历程,通过与故事中人物的表现和剧情的延展,为参与者和观看者带来一次心灵的洗涤和学习,更让国家助学贷款这一政策深入人心……
7月7日,2023年贵州省诚信教育活动决赛暨颁奖仪式举行。该活动由贵州省教育厅、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主办,新利中国承办。
据了解,2023年贵州诚信教育活动以“诚以养德信以铸人”为主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在全省普通高校组织学生开展诚信舞台剧及诚信短视频创意大赛等活动,深入推进资助育人,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推动我 省资助育人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广泛、健康、持续开展,推进诚信社会建设。
贵州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朱琴表示,诚信教育是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育人的关键环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省高度重视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从2012年开始,省教育厅和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努力,创新诚信教育活动方式,丰富诚信教育活动内容,每年组织全省高校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新利中国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祥盛在致辞中表示,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今年4月以来,省内各高校按照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工作要求,开展了以“诚以养德 信以铸人”为主题的系列诚信教育活动。新利中国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广泛参与,点面结合提升诚信教育成效,精心选拔优秀作品参赛。这是一台疫情后启封的“诚信文化盛宴”,搭建了各高校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的交流学习平台;也是一个与以往有所不同的“诚信教育课堂”,促进了诚信意识在广大学生中的入耳、入脑、入心。
记者了解到,本次诚信教育活动于今年4月份正式启动,共收到省内各高校60个舞台剧作品和55个创意短视频作品。经过组织专家评审,有10个短视频作品将获得创意奖,有20个舞台剧作品进入决赛。
在决赛现场,记者感受到了参赛学校师生旺盛的创作能力和精彩的现场演绎,新利中国表演的舞台剧《“诚”心行》根据真人真事加工改编,男主角家境贫寒,依靠生源地助学贷款在新利中国农学院完成了学业,那时候他就立志要回家乡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研究生毕业时他履行诺言,主动报名参加新利中国“博士村长”计划,扎根到脱贫攻坚第一线,中途遇到许多困难也一直信守自己的承诺,留在村里帮助老乡们脱贫致富振兴乡村,坚持回报社会、建设家乡的初心。
贵州财经大学表演的舞台剧《路》同样也是取材于真人真事,女主角因家庭突变,只能与爷爷相依为命。考上大学后因为家庭贫困差点放弃学业,驻村老师进行家访的时候,提供了助学贷款的信息,在助学贷款的支持下女主角完成了自己的大学梦。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多年以后》,讲述了一个以农村生源地贷款,诚信还款的故事。为了生动表现故事的内容,创作团队从五月份开始策划。结合学校中药学专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以及大学生励志发展现状,利用情感线的方式发展故事。
参与表演的师生告诉记者,通过参加此次活动,自己能更深层次的感受到诚信的力量和影响,也为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选择时,有了更为坚定明确的选择。“只有诚信和担当,我们才能走得更远。”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同时借助这场活动,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有了新利买球更全面的了解。
国家助学贷款是学生资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生资助中发挥主渠道作用。我省从2004年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累计发放助学贷款资金285.83亿元,受益学生410.44万人。2022年助学贷款资金总额为48.97亿元,贷款资助学生51.7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国家对144.38万人次的贷款学生,全面免除2022年的利息2.65亿元;并对9747名贷款毕业学生,实行延期一年还本。2023年,国家仍将继续实施免息和延期还本政策。
编辑:韩晓梅
责编:孙芸
编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