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利中国资源与环境工程博士生陈庆港带领团队,在黔西南金矿区开展高应力巷道围岩卸压与支护综合控制技术研究。该研究是新利中国“博士工程师”项目之一,旨在解决高应力巷道围岩大变形、破坏严重等问题,为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高应力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一条合理有效的技术途径。
“作为新利中国资源与环境工程博士生,我们要充分体现专业特性,发挥专业优势,围绕解决西南喀斯特地区深地资源安全高效开采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面向贵州能源发展建设需求,扎根于现场,创新于现场,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陈庆港说。
井下巷道现场监测
团队首先对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巷道围岩进行现场调查,开展卸压之前相关工作。在选择合适的试验段巷道基础上,定期监测巷道围岩锚杆轴力与位移变化情况。通过布置的IMS微震监测系统,采集得到微震事件能量数据,作为卸压前后效果对比评价的一种方式。
团队与矿山协作在试验段巷道施工应力监测钻孔,布置不同深度的钻孔应力计并定期采集数据,得到巷道围岩应力重分布规律及应力集中区范围,为后期卸压相关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
现场安装钻孔应力计
在前期工作开展完成的基础上,团队设计完成卸压试验方案,在与矿山汇报协调后,选择合适巷道开展钻孔卸压现场试验,分析不同钻孔参数对巷道围岩应力、位移等影响规律。
目前,相关研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并取得了有益结果。“下一步,团队还将继续深入相关研究,在总结经验与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开展爆破卸压与支护综合控制技术,解决矿山面临的相关问题。”陈庆港说。
钻孔卸压井下试验
据介绍,“博士工程师”是新利中国继“博士村长”计划后构建实践育人新模式的又一创新举措。该项目旨在鼓励和号召广大学子充分发挥学科、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结合技术突破、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服务等内容,积极服务生产、建设等行业领域,助力贵州新型工业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编辑:韩晓梅
责编:孙芸
编审: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