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中国师生微信健康打卡操作问答(修订版)

发布时间:2020-04-12浏览次数:117654

       一、 什么是微信“健康打卡”?
       我校实施的微信“健康打卡”是利用腾讯微信校园卡和公众号的功能,在疫情防控期间,实现对全校教职工健康状况等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和上报。打卡填报内容是根据贵州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相关文件信息上报要求设定的。

       二、完成微信“健康打卡”有哪些主要环节?哪些是一次性的,那些是每日重复的?
       我校实施的微信“健康打卡”有三个主要环节:
       第一,领取、激活“新利中国校园卡”,绑定个人信息;
       第二,关注“贵大师生疫情期间健康状况采集”公众号;
       第三,在公众号中完成健康打卡操作。
       其中,第一、二个环节是一次性的,只做一次,第三个环节是每日下午15时后都要进行的当日健康打卡。

        三、如何领取、激活“新利中国校园卡”
      “新利中国校园卡”属于腾讯“微校”校园卡,此前我校尚未开通使用。校园卡与公众号关联,并绑定用户信息后,即可方便快捷地实现基于微信的在线打卡。
       用户使用在线打卡的第一步是领取、激活“新利中国校园卡”,方法如下: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二维码,点击“立即领取”,

       点击“领取到卡包”

       成功后,可在微信-我-卡包里查看,找到校园卡后点击打开校园卡,点击激活校园卡。

       教职工身份请选择“教职工”, 本科生身份请选择“本科生”;填写职工号(学生号)、身份证号码、手机号,并获取验证码,选中阅读并同意,点击绑定即可完成微信账号与数据库中个人信息的绑定。

       四、为什么要绑定个人信息
       健康打卡是使用你当前注册的微信账号完成的,但是学校人事或学生数据库并没有你的微信账号信息,无法把你在微信公众号上填写的内容归入学校采集表格中你的记录栏内。因此要通过绑定个人信息,实现你的微信账号与学校人事或学生数据库记录关联。个人信息绑定通过领取和激活新利中国校园卡来完成。

       五、为什么在注册时,系统内就有我的有关信息
       为防止有人冒领新利中国校园卡,本项目已预先将学校相关部门提供或采集的教职工、学生基本信息导入微信校园卡,个人填写的信息要与事先导入的数据一致才能激活校园卡。

       六、怎么关注“贵大师生疫情期间健康状况采集” 公众号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二维码,点击“关注公众号”。

       七、为什么我关注公众号后不能马上进行健康打卡操作
       教职工从2020年2月22日(本科生从2020年4月15日)起至疫情结束,每日15时向“贵大师生疫情期间健康状况采集”公众号推送健康打卡信息,每日推送一次,用户在此公众号接收到学校通知后,才能操作打卡。请教职工于2月21日(本科生于4月12日)24时前领取激活校园卡,每日15时以后打卡。

       八、健康打卡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进入“贵大师生疫情期间健康状况采集”公众号,接收到“学校通知”后,点击“查看详情”,如下图所示。系统将根据用户身份显示“贵大教职工健康状况采集”或者“贵大本科生健康状况采集表”。

       按照采集内容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包括现居住地、今日外出活动轨迹等信息,请据实填写、选择。经检查无误后,点击“提交”长按钮即可完成打卡。提交后不能修改,只能查看。

       九、健康打卡对用户使用的终端有什么要求?
       经测试,本打卡系统能够支持Android,iPhone iOS等移动终端,若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建议将操作系统和微信应用更新至最新版本,Windows版本的桌面微信应用,在某些环境下不一定能正常使用,且Windows版本的桌面微信无法自动定位。

       十、漏报或者填错内容怎么解决?
       本系统目前已开启表单填报内容修改功能。表单提交后,如果发现内容填报错误,可在次日上午10:00时系统收单之前的任何时间,点击“修改表单”按钮后,自行修正,次数不限,但系统收单后将不再接受修订。

       十一、未按时领取校园卡、关注公众号会有什么问题?
       如果用户在某日15点以前未领取和激活校园卡并关注公众号,将不能接收到当日“贵大师生疫情期间健康状况采集”公众号推送的健康打卡信息,无法完成当日的健康打卡操作,只有从次日开始才能打卡,请教职工联系所在单位的管理员、学生联系所在单位辅导员,手工填报。

       十二、为什么我每天总是接到手机短信提示健康打卡信息,按照短信提示也可完成打卡操作?
       这是由于你领取了微信新利中国校园卡,但是没有关注“贵大师生疫情期间健康状况采集”公众号,微信平台提供的补救措施,这不是规范的操作,请尽快关注公众号。